政治學系

政治學系
國際關系學院院長。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理論專業,獲法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四個一批”暨文化名家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優秀教師,惠園特聘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政治學理論、國際政治經濟關系、比較政治經濟制度等。主要講授課程:政治學前沿問題、國家理論專題(博士生),政治學理論與方法、權力現象學、政府工具(碩士生),政治學、行政學、國際戰略學(本科生)等。
系中國政治學學會、中國國際關系學會、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等國家一級學會常務理事,經濟外交研究會副會長,國際行政科學學會中國專家委員會成員,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評委。韓國首爾國立大學行政大學院(2002.08—2003.08)博士后,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2011.08—2012.01)、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政治學系(2016.07—2016.08)高級訪問學者。
高校從教30年。先后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二次)、北京市優秀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二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優秀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三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優秀教師、王林生獎教金、科研標兵、優秀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優秀研究生導師(三次)、優秀共產黨員(二次)等獎勵或榮譽。
Email:daicz@uibe.edu.cn
學術發表
Readjustments in US Pacific Strategy: China’s Regional options, In Going Soft: The US and China Go Global,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4;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Regional Stability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Global Policy and Governance ,Vol. 2 No.2, 2013.
Corruption and Anti-Corruption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thics, Vol.3 No.2,2010;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f Talent and Talent Security (1),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20 No. 2, 2010;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China: Impacts, Challenges and Policies (1), The Korean Journal of Policy Studies, Vol. 25 No .1, 2010;
Readjust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a China in Transition, The Korean Journal of Policy Studies, Vol.2, No. 1, 2003;
Government Reform,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Governance Transition in China,Bumhak Press ltd., Seoul , Sept. 2003;
A Comparison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s of Plato and Confuciu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hilosophy Conference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 Athens, Greece, June, 2011; Springer Press, 2011.
Impacts of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 and China’s Countermeasur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8th Anniversary of the Korean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eoul, Korea, Oct.2009;
Corruption and Cooperate Ways of Anti Corruption in Private Sectors: China’s Experienc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 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Anti-Corruption Strategies in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Seoul Institute for Transparency, the University of Seoul, June, 2005
Corruption and Anti-Corruption: A Serious Challenge in a Developing China,Paper Presented at the 4 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Anti-Corruption Strategies in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Seoul Institute for Transparency, the University of Seoul, June, 2004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China: Strategic Choices, Structural Adjustment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4th National Conference of American Socie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ld in Washington, US, March, 2003, Proceedings of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ventry, UK, Oct.2006
Chinese Government: From Governing to Governance,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he 45th Anniversary of the Korea Associa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Oct., 2001
Building a New Governance Pattern in a China in Transition: Based on the SARS Crisis Manage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nd Sino-U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Jointly Held by Chinese Socie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American Socie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June, 2004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New Governance in China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st Sino-U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Jointly Held by Chinese Socie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American Socie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June, 2002.
Migration and Urba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2nd Annual Conference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Winston- Salem, North Carolina, US, Oct., 2010.
歐美新近一波民粹主義的成因、特點及影響,《人民論壇》2020年11月
全球治理中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的較量,《國家治理》2020年6月,《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20年第12期全文轉載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外交的基本經驗,《國際論壇》2019年第2期
如何應對當前國際形勢變化調整與不確定性,《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9年1月(上)
“逢強必霸論”注定沒有市場,《人民論壇》2018年第24期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理論定位與實踐路徑——以國家與社會關系為中心,《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8年第4期;《領導科學》2018年第9期轉載
增強國家能力視角下的對外開放,《國家治理》2018年第12期
從“政治發展”到“民主化”——比較政治學視域下的區域研究,《社會科學研究》2018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政治學》(DO)2018年第7期全文轉載
全球政治經濟變革下的中美俄關系前景,《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7年10月(上)
全球治理格局變革視野下的“一帶一路”,《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7年4月(下)
國家失效的邏輯——基于蘇聯-俄羅斯第一共和國案例的分析,《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第2期,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政治學》(D0)全文轉載
新時代國家建設、發展與治理的實踐指引,《國家治理》2017年11月(已)
數字政府治理——基于社會形態演變進程的考察,《中國行政管理》2017年第9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8年第2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18年第2期全文轉載,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管理科學》(C3)2017年第12期、《公共行政》2018年第1期分別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7年第5期全文轉載
流動人口工會政治參與的困境及對策,《科學社會主義》2015年第4期
軍國主義復活的現實可能邏輯,《人民論壇》2015年9月(上)
流動人口參與基層政府民主監督問題探討,《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政治》(D4 )2015年第8期全文轉載
國內囿域下烏克蘭危機的根源與影響,《東北亞論壇》2014年第5期
國際比較視野下的中美慈善組織治理研究,《中國行政管理》2015年第2期
道義與國際秩序,《現代國際關系》2014年第7期
新結構經濟學:經濟發展理論的再創新,《江淮論壇》2014年第2期
我國流動人口非制度性政治參與及其政治風險,《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
中國開拓新興經濟體市場的政策方略,《學習與實踐》2014年第1期
中國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初探,《中國行政管理》2014年第1期;長文收錄在俞可平主編《推進國家治理與社會治理現代化》,當代中國出版社2014年9月
當今世界格局與大國關系,《現代國際關系》2013年第2期
社會政治生態視角下的腐敗與反腐敗斗爭,《探索與爭鳴》2013年第1期
東亞經濟合作與區域穩定:中國的視角,《當代韓國》2013年第4期
美國重返亞洲與中國周邊戰略選擇,《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
中國共產黨十八大:重塑政治合法性,《科學社會主義》2012年第6期,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A3)2013年第3期全文轉載
孔子學院在美國的輿論環境評估,《世界經濟與政治》2011年第7期
當代中國基層政治治理的新變化與新挑戰:基于城鄉自治體制的思考,《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
社會建設的國際經驗與中國實踐,《人民論壇》2011年第6期,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A3)2011年第9期全文轉載,《政治學文摘》2011年第4期轉載
考量有效參與公共政策過程的三個維度,《人民論壇》2011年第2期
儀式和象征:當代中國基層政治的“控制藝術”和“權力技術”,《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
意識形態話語結構:當代中國基層政治運作的符號空間,《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A3)2010年第11期全文轉載
人才安全問題與中國人才安全戰略的構建,《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年第2期
國際人才流動與人才安全問題,《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9年第6期,《新華文摘》2010年第3期全文轉載
當代中國基層政治二元權力結構分析,《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政治》(D4)2009年第8期全文轉載,《政治學文摘》2009年第3期轉載
開放型經濟條件下中國軟實力的建設和提升,《學術論壇》2009年第2期
跨國人口流動的原因及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1期,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國際政治》(D7)2009年第4期全文轉載
國際人口流動中的反恐問題探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國際政治》(D7)2009年第5期全文轉載
如何構建流動黨員動態管理機制,《新視野》2008年第5期,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共產黨》(D2)2008年第12期全文轉載
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工作之我見,《黨建研究》2008年第3期
當代中國社會轉型與政治管理方式的變革,《社會科學研究》2008年第1期
中國流動人口中民間組織的建設問題,《中國行政管理》2008年第2期
流動中的政治:中國流動人口政治管理問題初探,《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以人為本的公共行政及其在中國的實踐,《學術界》2006年第6期,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公共行政》(D01)2007年第3期全文轉載
政治執行何以重要、如何改進——一項對國外學者研究的綜合,《中國行政管理》2006年第8期
以人為本的公共行政的多重向度,《中國行政管理》2005年第12期,《新華文摘》2006 年第 5 期全文轉載
當代中國基層政治在人格倫理結構下的運作,《理論與改革》2005年第2期
腐敗與反腐?。鹤兏镏械闹袊媾R的嚴峻挑戰,《中國行政管理》2004年第9期,《社科文薈》2004年第11期全文轉載
國家權威碎裂化:成因、影響及對策分析,《中國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政治學》(D0)2004年第9期、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政治》(D4 )2004年第9期分別全文轉載
中國政府的治理理論與實踐,《中國行政管理》2002年第2期,為The 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003年第4期等海外期刊多次引用
論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新視野》2002年第2期
中國當代政治社會化述論,《煙臺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胡適與中國共產黨,《黨史研究與教學》2001年3月,該文曾獲中國人民大學 1999 年度科研論文大賽研究生類二等獎,部分內容以《胡適與中國共產黨關系的歷史考察》為題發表在《江漢論壇》1997年第4期,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K4)1997年第6期全文轉載
王明與共產國際新論,《黨史研究與教學》1997年第3期,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國際共產主義運動》(D3)1997第4期全文轉載
譯著《革命道德:關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1月
合著《政治學前沿問題:社會轉型與政治發展》,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6月
合著《中國革命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
合著《大論爭:建國以來歷次重大論爭實錄》,珠海出版社2001年8月
編著《政治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專著《發達國家人才流動與配置》,黨建讀物出版社2014年6月
專著《基層政治學——一項對當代中國基層政治的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即出
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與國際社會》(英文,主筆、主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6年10月
報刊理論文章
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合作是中美雙方最好的選擇,《人民日報》2020年9月7日,求是網、中國社會科學網等廣泛轉載
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保障“中國號”巨輪行穩致遠,《人民日報》2020年1月6日;學習強國平臺、求是網等廣泛轉載
巧取豪奪的霸凌主義,《光明日報》2020年10月8日;求是網,中國社會科學網等廣泛轉載
IMF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在談論什么,《光明日報》2019年10月23日;學習強國平臺、求是網等廣泛轉載
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豈容阻斷,《光明日報》2019年6月4日;學習強國平臺、求是網等廣泛轉載
開拓新時代全面對外開放新局面,《廣州日報》(理論周刊)2020年11月23日;學習強國平臺、國家經濟門戶網等廣泛轉載
“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全球抗疫,《廣州日報》(理論周刊)2020年5月27日;學習強國平臺、求是網等廣泛轉載
堅持戰略自信、保持戰略定力 開拓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7月26日,求是網、中國社會科學網等廣泛轉載
當前影響改革開放主要社會思潮辨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4月11日;中國社會科學網、求是網等廣泛轉載
反思民族主義回潮與反全球化影響,《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1月20日第5版,《理論導報》2017年第1期全文轉載,《黨政視野》2017年第2期轉載
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會導致世界大分裂及中國的應對,《經濟要參》2020年6月
新冠肺炎危機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挑戰及啟示,《經濟要參》2020年4月
研究項目
※在研項目
首席專家《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思想內涵與實踐路徑研究》,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重大專項招標項目,2018年立項
主持《全球治理與國家治理若干重大問題研究》,中共中央宣傳部科研項目,2020年立項
主持《國際比較視野下的中國國家認同構建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15年立項
主持《北京市防范處置**件的對策研究——基于國內外相關經驗的比較》,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14年立項
主持《影響首都社會穩定的主要風險及防范對策研究》,北京市共建項目,2013年立項
主持《“走出去”戰略對“一帶一路”國家政治經濟影響研究》,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企業“走出去”協同創新中心重大項目,2015年立項
※已完成項目
“國際比較視野下的政府改革.治理變革和公共參與”,2003年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資助項目
“WTO與中國政府依法行政研究”,2004年教育部211工程項目
“政治民主問題與中國民主政治建設”,2006年中共中央組織部委托項目
“我國地方政府治理變革與地方政府制度創新研究”,2005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科研項目
“我國城市流動人口政治管理研究”,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我國流動人口政治參與問題研究”,2008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新時期北京市流動人口政治管理問題研究”,2008年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WTO框架下我國勞動力資源國際競爭戰略研究”,2008年211工程3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跨國人口遷移與國家安全”,2010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術創新團隊項目
“《政治學》課程體系與教材教法”,2006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精品課程建設項目
“政治學研究”,2006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教材項目
“國際政治經濟學”,2009年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設項目
“漢語推廣的國際環境評估與應急機制建設”,2010年國家漢辦科研項目
“慈善組織治理的國際比較研究”,2013年民政部招標項目
“國際人才流動與配置戰略研究”,2012年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招標項目
“世界各主要國家國際戰略關聯指數”,2013年對外經貿大學特色項目
“中國塑造國際機制的能力建設與實現路徑研究”,2013年對外經貿大211工程項目